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我校1项作品荣获主体赛三等奖,实现了我校在“挑战杯”主体赛国家级奖项的历史性突破。

获奖作品《当“古潮玩”遇上“Labubu”——宝鸡凤翔泥塑的现状调查及发展更新路径研究》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4级汉语言文学6班(优师专项)邓倩同学担任负责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孟改正、计算机学院教师朱丽叶、校团委副书记杨昕担任指导教师。该作品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非遗发展困境探寻新解,团队成员多次赴宝鸡凤翔六营泥塑村实地调研,完成数千份问卷,分析发现问题与痛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工作,始终将大学生科创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校党委副书记韩干校参与并指导备赛工作,并鼓励参赛团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在科创的舞台上讲好宝鸡故事、展现文理学子风采。校团委协同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精心组织备赛工作,邀请多位专家对参赛作品和答辩PPT进行多场次培训、模拟答辩、集中演练,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全面提高参赛学生的答辩逻辑思维能力和参赛技巧,持续优化项目,为本次大赛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竞赛设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校团委 文/孟丹丹 图/邓倩 审核/郭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