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由陈仓区文化和旅游局、我校美术学院(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陈仓社火文化传承保护与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陈仓区县功镇翟家坡村宝鸡民间社火展览馆举行。50余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陈仓社火文化传承创新与农旅融合发展。座谈会由陈仓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齐智雄主持。

陈仓区副区长杨利刚详细介绍了陈仓区丰富的文旅资源与深厚的社火文化底蕴。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与会专家能为陈仓社火“把脉问诊”,提出宝贵建议,助力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主题发言环节,陕西非遗传承保护教育中心主任、美术学院院长李强以《陈仓社火的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为题,展开了深入阐述。他指出,面对时代发展浪潮,建立科学的文化遗产传承体系迫在眉睫,运用数字化手段对社火文化进行全方位记录与传播,是推动其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还提出要加快开发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社火文创产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社火文化产业附加值。来自美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专家教授,也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围绕陈仓社火的保护传承、文化推广、文创开发、农旅融合等主题,分享了见解。与会专家一致高度肯定陈仓社火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陈仓区在社火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围绕文化赋能农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
自由讨论环节,宝鸡民间社火传习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翟家坡社火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区文化馆负责人全面汇报了全区社火文化的保护成果与创新实践,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陈仓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整合专家建议,聚焦“强基”“焕新”“富民”三大方向精准发力,推动社火文化从“活下来”迈向 “火起来”,为陈仓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文化动能。当地社火艺人也纷纷表达了渴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让社火文化在创新中重焕生机的强烈愿望。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为陈仓社火文化传承保护与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标志着我校与陈仓区的合作迈向全新阶段。(美术学院 文/邓蕊 图/魏育龙 审核/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