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我校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第四环节(谈心谈话)暨结营仪式在高新校区木铎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韩干校出席活动并颁奖。学校辅导员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全体学生辅导员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辅导员共120余人现场观摩。

经过激烈角逐,机械工程学院屈子睿、经济管理学院李富民获训练营一等奖,政法学院马玲等4人获训练营二等奖,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朱乐乐等6人获训练营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雯等12人获训练营优秀奖。
本届训练营自4月1日启动以来,共有73名辅导员积极参训。训练营对标国训方案,聚焦辅导员九大职责,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设置基础知识测试、学情分析、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四个环节,通过“以训促学、以练提能”,全面检验了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实践技能和育人能力,也为辅导员队伍搭建了风采展示、经验交流与能力提升的平台。

数字赋能,精准考核,筑牢“压舱石”。基础知识测试首次采用机考形式,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等,全面考察了辅导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业务素质。参训辅导员认真作答、沉着应试,展现了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多维研判,应对施策,画好“施工图”。训练营首次设置学情分析环节,重点考察辅导员的信息数据分析及运用能力、对学生情况掌握程度及相关风险的研判及应对能力。参训辅导员面对全新题型,多维度探寻关键问题和产生根源,聚焦应对策略,撰写分析报告,展现了辅导员发现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聚焦难点,全面剖析,把稳“方向盘”。案例研讨环节以“我提问,你回答”的方式开展,参训辅导员两两一组,围绕案例共同辨析问题本质、探索解决思路、总结工作规律、凝练工作方法,有效检验了辅导员的应急处突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
真实场景,动心动情,搭起“连心桥”。谈心谈话环节以情景再现的形式,邀请学生志愿者作为助演嘉宾,力求生动展现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与学生谈心谈话的真实场景。参训辅导员以共情破冰、思想导航,耐心沟通、细致分析,积极化解学生困惑,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温度与深度,展现了辅导员解决学生思想和实际问题的良好能力。
下一步,学校将系统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创新实施专业化素养提升工程,着力锻造一支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胸中有术、脚下有路的辅导员队伍,以匠心精神引领学生成长,用专业素养赋能思政教育,为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党委学生工作部 文/梁旭康 图/李典、张楠 审核/冯森)